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Pittosporum glabratum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0秒
光叶海桐
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.
中国植物志>> 第35(2)卷 >> 海桐花科 Pittosporaceae >> 海桐花属 Pittosporum

9. 光叶海桐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一朵云(两广);长果满天香(广西植物名录)图版1:3

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. in Journ. Hort. Soc. Lond. 1: 230, 1846. P. fortunei Turcz. in Bull. Soc. Nat. Moscow 36: 562, 1863.

常绿灌木,高2-3米;嫩枝无毛,老枝有皮孔。叶聚生于枝顶,薄革质,二年生,窄矩圆形,或为倒披针形,长5-10厘米,有时更长,宽2-3.5厘米,先端尖锐,基部楔形,上面绿色,发亮,下面淡绿色,无毛,侧脉5-8对,与网脉在上面不明显,在下面隐约可见,干后稍突起,网眼宽1-2毫米,边缘平展,有时稍皱折,叶柄长6-14毫米。花序伞形,1-4枝簇生于枝顶叶腋、多花;苞片披针形,长约3毫米;花梗长4-12毫米,有微毛或秃净;萼片卵形,长约2毫米,通常有睫毛;花瓣分离,倒披针形,长8-10毫米;雄蕊长6-7毫米,有时仅4毫米;子房长卵形,绝对无毛,花柱长3毫米,柱头略增大,侧膜胎座3个,每个胎座约有胚珠6个。蒴果椭圆形,长2-2.5厘米,有时为长筒形,长达3.2厘米,3片裂开,果片薄,革质,每片有种子约6个,均匀分布于纵长的胎座上;种子大,近圆形,长5-6毫米,红色,种柄长3毫米;果梗短而粗壮,有宿存花柱。

分布于广东(海南岛)、广西、贵州、湖南。

根供药用,有镇痛功效。

除萼片有睫毛及花梗有微毛之外,全体秃净,叶矩圆形或倒披针形,蒴果椭圆形,果壳薄、种子较大。其中有些大叶和长果的类型和缝线海桐 P. perryanum 非常相似,只是缺乏突起的缝线。

9a. 狭叶海桐 斩蛇剑(广东),黄梔子(贵州)

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. var. neriifolium Rehd. et Wils. 3: 328, 1917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: 152. 1972; 张宏达、颜素珠, 中山大学学报, 1974: 2, 33, 1974. P. cavaleriei Levl. in Fedde, Rep. Spec. Nov. 11: 492, 1913.

常绿灌木,高1.5米,嫩枝无毛,叶带状或狭窄披针形,长6-18厘米,或更长,宽1-2厘米,无毛,叶柄长5-12毫米。伞形花序顶生,有花多朵,花梗长约1厘米,有微毛,萼片长2毫米,有睫毛;花瓣长8-12毫米;雄蕊比花瓣短;子房无毛。蒴果长2-2.5厘米,子房柄不明显,3片裂开,种子红色,长6毫米。

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湖北等省区。根有消炎镇痛功效,贵州用全株入药,清热除湿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7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35(2)卷 011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
蔷薇目 Rosales
虎耳草亚目 Saxifragineae
海桐花科 Pittosporaceae
海桐花属 Pittosporum
海桐组 Sect. Pittosporum
图版1:3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